一震网

一震网

蒙古骑兵西征所使用的战法,百战天下远古战场怎么打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呢?

蒙古骑兵西征所使用的战法,百战天下远古战场怎么打-第1张-游戏资讯-一震网

百战百胜,说得夸张了。

史书比较明确记载的,李牧是两度击败秦军。

1、在赵悼襄王时代,李牧被长期闲置

这里就有个疑问了,在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之后,秦赵之间的战事很频繁,为什么大多数战役都看不到李牧的影子呢?

自从李牧在北疆大破匈奴后,又在公元前243年伐燕,取二城。此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就销声匿迹了,无论是与燕国的战争或是与秦国的战争,都没看到他的身影。战事频频,为何李牧却被晾在一旁呢?

考查史料,李牧伐燕时间是赵悼襄王二年。当时赵悼襄王执意要迎娶歌女出身的寡妇,即后来赵王迁的母亲。对此,李牧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令赵悼襄王十分不快,由此被冷落。此后,一直到赵悼襄王去世,李牧都是被闲置的。

赵悼襄王死后,赵王迁继位。赵王迁二年(公元前234年),秦国大举入侵赵国。秦军统帅桓齮出兵攻打平阳、武城,赵国政府派扈辄率军前往救援。扈辄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在秦军的猛攻之下,赵军大败,十万名赵军将士横尸沙场。对赵国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在长平之战后缓慢恢复元气的赵国,实在难以承受一次十万人被歼灭的大损失。

秦国得势不饶人,桓齮兵团非但没有见好就收,反倒继续深入。赵国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只有李牧有能力挫败秦军,拯救赵国于危急之中。就这样,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实际上就是赵军总司令,奔赴前线,阻击秦军。

2、宜安之战,李牧大破秦师

公元前233年(赵王迁三年),桓齮统领的秦国兵团继续深入,与赵军战于丽赤、宜安(河北石家庄东南)。李牧临危受命,纠集了一支军队,驻扎在赤丽、宜安东部的肥城(河北晋县)。李牧的主力应该是来自北方军区,也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方兵团。与新锐的李牧兵团相比,桓齮兵团已露疲态。秦军在赵国境内已经征战将近一年,又在赤丽、宜安发动攻势,已是疲惫之师。

桓齮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可是他显然低估了对手李牧。

赤丽、宜安两城尚未攻下,李牧的生力军已经赶到宜安以东的肥城。这时秦军的位置相当不利,随时可能受到赵军的左右夹击。对桓齮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退却,避开李牧的锋芒。可是他并没有退却,因为他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作为长平之战后崛起的新一代将领,桓齮对赵国的军事力量抱着藐视的心理,他曾经两度率兵侵赵,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平阳、武城之战中,歼灭赵军十万人,堪称伟大的胜利。桓齮显然也只把李牧视为普通的将领,然而,低估对手总是致命的。

这场战役的详情已不可考,《史记》仅有短短数言:“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这个纪录实在过于简略。战国中后期的六国史书,后来都被秦始皇烧了,所以找不到更多的资料。要知道秦国人向来对打败仗十分忌讳,损失了多少人,是从来不提的。我的分析,秦军的损失至少在十万人以上。秦军桓齮在战后畏罪逃亡,倘若不是因为他的损失超过战果(之前歼灭赵军十万),怎么会畏罪呢?

宜安之战后,李牧乘胜追击,光复许多被占领的城邑,秦国人耗时一年之久的攻赵之役不仅颗粒无收,甚至还把先前吞并的土地吐了出来,可谓是赔本买卖。

3、再破秦师,赵军惨胜

一年后,公元前232年,秦军又一次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赵国。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至邺城,另一路直奔太原,取狼孟、番吾。

赵国再一次举国震动,能不能击败秦军,这就要看李牧的本事了。从国力上说,赵国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从军力上来看亦然。秦国虽然在前一年受挫,可是无论是兵员或武器、粮食,都能迅速得到补充。相比之下,丧失大片土地后的赵国,显然捉襟见肘。可以说,赵国是毫无胜算的。

但是李牧又一次震惊世界,在这场硬碰硬的战争中,他又打破了秦军的神话,在正面交锋中击退敌人。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很可惜,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象此役的惨烈。

《战国策》中有一个记载:“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我仔细分析这个记载,与秦军的两路出击是相吻合的。秦军一路攻邺城,邺城临黄河、漳水,即“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另一路秦军攻番吾,即“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

在这次秦赵大战中,李牧与秦军有过四次战斗,全部取得胜利。然而,这个胜利只能用“惨胜”来形容。“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赵国损失数十万人,按保守来算,至少二十万。这个胜利虽然赢得很艰难,毕竟是赢了,除了李牧,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做得到了。

反过来说,赵军损失数十万人,秦国却歇了三年没有攻赵,可见秦军损失之大,也不会是小数字。

三年后,秦军又一次大举进攻赵国,但这次李牧没有表现机会了,没有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奸臣之手,令人扼腕叹息。其实就算李牧不死,赵国能抵抗多久,也是个谜。实力就摆在那里,秦国越来越强,特别在吞并韩国之后,已迈出统一的坚实步伐;反观赵国,土地不断地缩小,兵力也不断被削弱,与秦国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了。李牧确实是一位军事天才,可是天才也不可能一个人战斗,统帅的水平固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国力为后盾,纵然有奇谋妙算,恐怕也难以长久有效吧。

形容长平之战的诗句

1. 关于长平之战的著名诗句(关于长平之战的诗)
关于长平之战的著名诗句(关于长平之战的诗) 1.关于长平之战的诗
] 长平吊古,千年诗会。

作者:平客 公元前262年,当时最强势的秦国与赵国在今高平,集结了百万以上的兵力,进行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军事战争,史称长平之战,战争历时三年,终以秦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余万而宣告结束。此后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到长平古战场,面对犹在昨日的前尘往事,追想历史,吊古思今,吟诗作赋,可记载的是,从唐朝开始,队伍络绎不绝。

在这其中,因着时间的关系和身份的迥异,“知识分子”的姿态各不相同,自成风景。平客取巧经营,收集了历代文人有关“长平吊古”诗词散文七十七篇,闲暇之时,在这风景中横看竖看、前看后看,引为乐趣,在此把这千年来的资讯杂烩一并端出来,共享这“众乐乐”的滋味。

谁都写过“长平吊古”? 这当然要挑大人物,大唐的诗人李白,这快乐的老头儿就写过一首关于长平之战的诗,全文是: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现高平永录尸骨坑展厅展板上“冀”错写成“翼”,不知是否改正)。题目是,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选一),但从我掌握的资料中,并不能判断这个“一生云游名山大川”的诗仙是否踏足过此地。

除却盛名的李白,大人物还有唐朝的“诗鬼”李贺、陈子昂、金代的大学问家元好问、明代的丞相刘伯温、写《醒世横言》《东周列国志》的文学家冯梦龙、清代的高平名流张承伦,以及当代的李锐、马斗全等。 众多的人物或是专程亲临长平“吊古”,或是因为偶然路过,而“雁过留声”,或是只是循着历史的味道,兴致所做,不一而足。

从诗词的内容上去判断,路过古战场和在本地活动的“知识分子”为最多,比如宋代的孙冲在潞州(今长治)为官时“履长平故地即景”所作了诗词,金代的梁镗在做泽潞(今晋城、长治一带)节度使时写了《留题长平驿》,当时高平本土的“文化人”也不在少数,唐代高平的名僧大愚公、明代的常伦、清代的张承伦等都就“长平之战”发过感慨。相比,专程千里迢迢上到太行山深处“到此一游”的人少到极至,毕竟遥远的古代,上没有波音飞机,下没有高速公路,又没有旅行社踩点,带着无数未知来一趟长平古战场?着实也难了些! 对赵将廉颇的态度 后人看《三国》,总为可怜弱小的刘备充满了同情悲悯之心,对曹操则刻意丑化,戏剧舞台上都要打扮成白脸*相才觉理所当然,国人这一“褒刘贬曹”的心理亦可以用到“长平之战”上,当时和秦国势力相当的赵国输了这场战争,并被残 *** 的白起无辜坑杀四十万赵卒,于是后人往往给予了赵将廉颇很多的支持和同情,后人曾在廉颇作战的指挥部大粮山(现今高平米山镜内)修建廉颇庙予以纪念,并书写“赵将遗风”加以褒扬。

在这千年来历代文人写“长平吊古”时,都对廉颇长平之战前期的用兵进行了极高的评价,清代的张承伦写的廉颇屯成了人口能诵的名篇:坚壁收精锐/临危仗老成/蜂吞米子国/虎视武安城。前两句写了廉颇的战术和风采,对仗工整的后两句则表现了廉颇有勇有谋的名将气概。

除了千篇一律的对这位昔日的名将赞赏不已外,大家还为长平之战后期赵孝成王听信离间而撤换廉颇而大感不满。金代周昂写:婴儿偃蹇正堪孩/换得山西老将回/往者不追来不戒/莫将家世论人材。

不仅点水不露的替廉颇骂了昏庸的“上司”,还拐弯抹角的捎带了那些“要将家世论人材”的王公大臣,可见《金史》本传上说的这位“学术醇正,文笔高雅”的周昂周德卿确实名不虚传。 对秦将白起的态度 在很多人看来,武安君白起是因一夜坑杀赵军四十万而迅速“蹿红”的,其实不然,白起早在长平之战前已经成名,还因为一生戎马生涯从未失败过,而被后人研究者称为战国时代唯一保持不败记录的“常胜将军”,否则在最后举国决战的关键时刻,秦昭襄王也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任务托付给他。

有待考证的一条消息是,白起一生征战,虐杀的俘虏达一百六十万之巨,如果考证准确,他恐怕也是古往今来,在杀人数字上唯一可以永远保持“吉尼斯”记录的第一人,这也是后人评价他是“善战而拙胜”的原因。白起的下场是很惨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他被秦王命以自裁。

和看廉颇恰恰相反,诗人们对这位“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蠢人”的秦将白起充满了说不尽的厌恶,可能军事家会被白起高超的战争艺术所折服,但只要作为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爱不起这个杀人狂魔的,更不要提天生就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们,他们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讽刺了效命于“虎狼之秦”的白起,在我收集的七十七篇诗词散文中,对他直接点名狠批的占到了数十篇之多,因传说中的白起头小而锐,于是众人在诗中连读书人的“面子与清高”都不要了,撕破了脸直呼这侮辱性的外号:明代谢肃在其《长平》诗中直呼白起为“锐头儿”,胡然颜(出自《高平县志》,其它资料也有称胡希颜)称其“竖子”,李梦阳觉得说“竖子”太不准确了,就在《马邑城》里的第一句破口大骂“白起小竖子”始觉过瘾,同时代文学家王世贞则“二五一十”的在其《过长平中》中说“锐头竖子何足云”,相比以上的同行,他是一劳永逸了。对于这位“军事天才”的下场,诗人们也多有感叹,但显然带了一。
2.关于长平之战的诗
明: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

--------------------------------------------------------------------------------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即今方朔浇岂散,从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忽送东诸侯。
3.咏怀长平之战的诗歌
咏怀长平之战的诗歌:

长平箭头歌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刿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3] ,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4.关于战争的有名诗句大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

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

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5.求赵括生平事迹古文及其出处及秦赵两国对长平之战的评价(都要古文
.lt;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gt;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6.有关长平之战的成语典故
您好!

我就知道这一个,请采纳,谢谢!

词 目 纸上谈兵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 义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故 事 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灯谜面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补充:哈哈哈哈哈哈哈。。。。。。。。。。。。

建议你选择“无满意答案”结束问题,我的投诉贴再增加一个“恶意关闭”,反正就一场长平之战,你想想能出一个成语就很难得了,这道题你去考文学家吧,要想出一大堆成语建议你给伊拉克战争编纂几个,或许还能流传下去!

描写古风战场的词语

1.古代战场的描写

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

七重纱衣 血溅了白纱

兵临城下六军不发

谁知再见已是 生死无话

当时缠过红线千匝

一念之差为人作嫁

那道伤疤 谁的旧伤疤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

踏碎这一场 盛世烟花

血染江山的画

怎敌你眉间 一点朱砂

覆了天下也罢

始终不过 一场繁华

碧血染就桃花

只想再见 你泪如雨下

听刀剑喑哑

高楼奄奄一息 倾塌

是说一生命犯桃花

谁为你算的那一卦

最是无瑕 风流不假

画楼西畔反弹琵琶

暖风处处 谁心猿意马

色授魂与颠倒容华

兀自不肯相对照蜡

说爱折花 不爱青梅竹马

到头来算的那一卦

终是为你 覆了天下

明月照亮天涯

最后谁又 得到了蒹葭

江山嘶鸣战马

怀抱中那 寂静的喧哗

风过天地肃杀

容华谢后 君临天下

登上九重宝塔

看一夜 流星飒沓

回到那一刹那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枯藤长出枝桠

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回到那一刹那

岁月无声也让人害怕

枯藤长出枝桠

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梦中楼上月下

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

拂去衣上雪花

并肩看 天地浩大

2.描写战争的古风句子有哪些

1、据鞍顾名思义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曹勋【古战场】

2、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李白【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3、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

4、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王昌龄【出塞二首】

5、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常建【塞下曲四首】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

7、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佚名《木兰诗》

9、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描写古风场景的句子,

战场:夕阳西下,残阳如血。刺眼的黄光夹杂着一抹惊心的绯红,一如那战场上千人的赤血,妖娆,而又美艳。

兵刃随意的丢弃在地上,血肆无忌惮的流淌。四周尸横遍野,早已没有了活人的气息。

人物: 只见敌军阵中渐渐分开出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一锦衣紫袍的少年骑着一匹黑马缓缓走来。他眉宇间隐藏着不可抗拒的霸气,上古双刃倒拖在地,划出一道深深的沟痕。虽然脸上带笑,却看不出他的眼中有半点笑意,反而是带着逼人的凛冽锐气,直直的望了过来。

彷徨月,容颜殇,对垒阵前两相望。

千载光阴忽成往,夜未央,泪断肠。

故往历历转为苍,寂寞魂,生哀凉。

枪剑互撞残阳血,谁执念,谁应劫。

千军万马谁称王,尘缘悟,了前沧。

惊起空梦终流光,怀寂夜,清颜霜。

4.描写战争的古风句子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2、(《左传-曹刿论战》)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23035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描绘战争的古诗五十首《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凉州词 王翰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

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边月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边笛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边雁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边马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岁岁愁扳折。

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课本中的《木兰诗》。 *** 《七律·长征》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那就请你们去问问宁静的辽阔耕地和原野,还有白桦和杨林。

请你们再去问问埋在白桦树下的士兵,他们的儿女将回答你们: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不仅为自己国家士兵们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也为全世界的人们能安然地步入梦境。……请你们去问问母亲们,去问问我的妻子,你们那时就该明白: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战争古诗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5.形容古风的成语

古香古色、古色古香、琼楼玉宇、桂殿兰宫、玉楼金阁

一、古香古色 [ gǔ xiāng gǔ sè ]

【解释】:香: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

【出自】: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译文】:古画的颜色墨水,有时候会淡,是因为灰尘积压的原因,有一种雅致的韵味。

二、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自】: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译文】:古画的颜色墨水,有时候会淡,是因为灰尘积压的原因,有一种雅致的韵味。

三、琼楼玉宇 [ qióng lóu yù yǔ ]

【解释】:形容瑰丽堂皇的建筑物。常用以指仙界楼台或月中宫殿。

【出自】:晋·王嘉《拾遗记》: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译文】:突然看到一座瑰丽堂皇的建筑物。

四、桂殿兰宫 [ guì diàn lán gōng ]

【解释】: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译文】: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五、玉楼金阁 [ yù lóu jīn gé ]

【解释】: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搭成的宫殿。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或指仙人之居处。

【出自】:元·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三折:“玉楼金阁号天庭,日月光辉显大明。”

【译文】: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搭成的宫殿如天庭一般,日月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

蒙古骑兵西征所使用的战法

  蒙古骑兵之所以无敌天下并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这种武器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骑兵的机动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纵横欧亚,无人能阻。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当时蒙古人的投石机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波斯请来几个工匠,对投石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机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 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埃及的艾因贾鲁特战役除外),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即使在进入铁器时代,马的鞍具的发展,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即能用马刀、长枪也可以使用弓箭。骑兵主要目的是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的骑兵部队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作战范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
  东西方的军队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军队和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军队打过照面。唯一可能的机会,在亚历山大攻克印度准备东进时,因病逝而告终。
  蒙古人的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蒙古人西征时,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其战术队形通常是排成五个左右的横队,每个横队均为单列。各横队相距很宽的距离。这样形成了远远大与对手的宽大正面(从现代战术来讲,这种极易为对方冲击的宽大正面是极为不利的)。前两个横队是重骑兵(相对东方军队),其余为轻骑兵(相对与西方的轻骑兵可算无任何装甲的骑兵)。在此之外则还有大批的游骑四处做表面上无意义的运动。
  双方军队在靠近后,蒙古军队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隙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向西方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必须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但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则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二、蒙古人特殊的装备
  蒙古马。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有人曾说“蒙古马是最接近骆驼的马”。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而且,蒙古马在蒙古军队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也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战马。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速不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而布满积雪的两地之间的距离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中原的新式武器。
  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蒙古骑兵的各种装备。
  因为蒙古骑兵从未象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短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另外,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象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三、蒙古军人的训练、忍耐力和其军事化的特殊社会组织
  蒙古军队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时候就早可以算成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在其视为家常便饭。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农耕民族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蒙古统帅放手让士兵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但屠城毁田是为王者的下作,为世人所不齿。
  另外,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把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游牧反而降居次席,蒙古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射箭的训练。这些被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是极为惊人的,他们在马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是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他们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作到。这也是欧洲军队在没有给予蒙古骑兵杀伤的时候自己就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 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蒙古各部落的领导即是生活生产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指挥者。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池被攻克
  。 综上分析,蒙古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蒙古灭宋总共花了38年,其主要原因是南宋地势大多不适合骑兵作战,而且在回回炮发明之前,蒙古人对南宋的坚城深濠几乎毫无办法。但后来蒙古人在北方招募大量汉族步兵为他们作战,又造出了像回回炮这样的巨型攻城武器,就把上面这两个困难都克服了。而蒙古军队在日本、越南等地的失败都和天时地利有关系,越南的地势别说骑兵,连步兵都很难行动,再加上瘴气、瘟疫,北方战士水土不服.当时蒙古军队与其说是被当地人打败的,还不如说是被当地的水土打败的。至于打日本则更糟,两次都碰上了海上巨风,船队被吹得七零八落.而且船上极难载马,哎!老天不开眼啊,便宜小日本了。蒙古在日本和越南战场上的失败,恰好是因为这两个战场是蒙古军队最无法发挥优势的地方。他们必须下马乘船,靠老天保佑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抵岸后,在丛林山地面前,他们无法大规模地穿插机动,甚至还不能骑马作战。更糟糕的是潮湿闷热的空气让他们适应大陆气候的鼻子无法呼吸,他们成了病夫或被瘟疫夺去生命,就象欧洲军队不能适应他们一样。
  附:绍约河战役
  1241年,速不台和拔都分率蒙古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个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寻求与蒙古军队决战,蒙古军队近6万人(其中3万人为蒙古军队,其余为蒙古军队所灭国的军队,有点抗日战争中的伪军)的主力则避开匈军的攻击稍稍后撤。四月,双方最终则在绍约河畔对峙.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地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军队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守备部队在前所未见的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绝对劣势的蒙古军队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蒙古军队的主攻军队由三个骑兵纵队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其内心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一些绝望中的匈军士兵发现其西侧有一缺口,于是夺路冲了出去,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为了跑得快些,他们丢弃了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盔甲。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并用马刀、短斧、狼牙棒猛砍精疲力竭的匈军士兵。绍约河战役,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蒙古军迅速攻克佩斯城,十余万佩斯城居民被屠杀。绍约河战役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这十万匈牙利大军是当时欧洲最精锐的军队,蒙古军队在东欧平原势如破竹,震动了罗马教廷和西欧诸国,整个欧洲都为蒙古军队下一步进攻的目标而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正当蒙古军队于1242年初逼近维也纳的时候,惊慌失措的欧洲人发现,蒙古军队却迅速撤退了,后来才知道蒙古大汗窝阔台(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病逝了,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大汗病逝,蒙古在外面的所有男人必须回草原参加忽里台(大会的意思),推举出新的大汗。蒙古军队撤离后,他们留给匈牙利、亚里西亚和波兰的浩劫灾难令人触目惊心,整个地区变成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废墟。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救了欧洲人一命,要不然历史将是另一幅景象。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因为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

自身古战场

1. 有关于古战场的诗句
有关于古战场的诗句 1. 描写“古战场”的诗句有哪些
1.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译文: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文: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4.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唐·高适《燕歌行》

译文: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5.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高适《燕歌行》

译文: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6.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译文: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7.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唐·张籍《征妇怨》

译文: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

8.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9.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元·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译文: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10.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唐·李颀《古从军行》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2. 关于古战场的诗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 杜甫《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回答者:奇才就我一个 - 江湖少侠 七级 3-20 19:25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 关于古代战争的诗句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宋·辛弃疾《破阵子》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8、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10、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1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怀念古战场的诗句
描写“怀念古战场”的诗句有: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唐·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明·戚继光《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5. 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这是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出自《前出塞》之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孙涛《全唐诗话续编》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 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古战场 作者:曹勋 年代:宋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据鞍顾名思义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

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当时二子没於阵,老夫幸免甘无聊。

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

李白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王维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严武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高骈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高骈 【塞上曲二首】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张乔 【宴边将】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李羽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场百战人。

乔备 【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

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吕温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郑巢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郑准 【代寄边人】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

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开元宫人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虚中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李咸用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张说 【巡边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顾况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李端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刘长卿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
7. 怀念古战场的诗句
指出征将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烟静.○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暗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去塞三千余里,千旗火生风 殷地.○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师.○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关山五十州州: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疲卒,刷马江洲 洗兵,单于破胆还 榆关.前两句说:整理缝制,战士心情沉重.阴山.草,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飞鸟不能逾 战格:sa形容众多土兵铠甲闪闪发光,乌鸢已相贺 鸢yuān.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兵车隆隆声.草木风.○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醒后有感》 壮志饥餐胡虏肉,单于夜遁逃,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哪里是为了功名,兵气销为日月光 兵气.刀头仁义腥:洗刷兵器:指战争结束.醉卧沙场君莫笑.不云输.○唐·高适《燕歌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十四万人同解甲,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独立扬新令,节操,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战争景象.○唐·陈羽《从军行》 岁岁金河复玉关:部下,草木皆兵”意.请君暂上凌烟阁.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有道伐无道.洗甲兵,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击鼓,岂在多杀伤 制.○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欲倾天上河汉水:战鼓,废池乔木:指当时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饮马长城窟:送信的人.万幕.○·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一行红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颠,军攻大宛不利:军队:胜利,奠遣沙场匹马还 莫遣句:有限度,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欲将轻骑逐.这两句说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关,三边尚未和.○庸·常建《塞下曲四首》 销兵铸农器.○唐·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 黑云压城城欲摧:“将军金甲夜不脱,军队半卷持红旗:卸去盔甲,~,红旗直上天山雪 两句写行军队伍中传出嘹亮的笛声.轻车,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刁斗,下令军士死战,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洗刷兵器:“~:战鼓之声,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戎首,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悲切的号角声:不要让敌人有一个逃回,无德让有德 ○《三国演义》第八回 毋为戎首:成千上万的帐幕:跟随,伏枕书怀三十六韵,朝朝马策与刀环 金河,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天寒旗彩坏,若个书生万户侯,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出发的士兵.○唐·杜甫《蚕谷行》 自胡马窥江去后:指战争.○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君王城上竖降旗.” 万鼓哇殷地:泛指边地的山:盔甲: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风吹动如牵引.絮.两句说战鼓刚起:是黄河上游的支流:指发动战争的祸首.出塞声:边疆的乐曲.楼兰:即黑河,大雪满弓刀 单chán于,唐时设金河县,水寒伤马骨”句,军队作战喊杀声,一寸荒田牛得耕 甲.岂顾勋.○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马嘶鸣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故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唐·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卒,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即甘肃玉门关,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两句意谓洗净兵器和战马,功在杀人多 ○庸·刘商《行营即事》.○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在今新疆罗布泊西,战斗还没开始.若飞:汉乐府横吹曲名: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地暗:边塞,关山度若飞 戎机,万里忽争先 边烽.不遣,军声动至今 军声:刀名.刷马,如雷声震动大地,白日暗榆关.○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银河.公主琵琶:骅骝,美人帐下犹歌舞 后句写将军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兵器,妾在深宫那得知,万鼓齐鸣.尘.○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怀念故乡的曲调:日渐增多,即投降.见招,净洗关中胡虏尘 河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力尽关山来解围 恩遇.废池乔木,洗净兵器而停止战争,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化.销:1161午,指战争:洗刷兵器:即“风声鹤唳:刻石,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谓没有破敌立功:象飞一样,他乡亦鼓鼙 故国:山名,天昏地暗:制止.○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唐·杜甫《风疾舟中.○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白发生头未得归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为仁义.行人.五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使大地震动:军营门: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半夜行军戈相拨,刻石勒功”而还,马萧萧:“万姓厌干戈:不使,不亦善乎 毋:马因奋战而出汗,但见银山动地来 银山:平坦的沙地:出发:营门.○唐·杜甫《出郭》健儿宁斗死.○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两句说怎么能够挽银河之水:各部队伍,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
8. 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古代打仗真的有以一抵百的人吗?

以一敌百并非没有可能,这指的一般是猛士,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道,良好的作战技巧,百人之内没有敌手。另一类就是千军万马的悍将,他们带领数百人冲锋具有能够撕裂对方千万人阵线的能力。虽然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夸张,但以一敌百却并非如此,历史上有很多战役都出现过这样的战例。

所谓的以一敌百当然不会是拉开架势一百个群殴一个,只是防守方利用地利或其它优势缩小这个差距。温泉关战役,斯巴达300勇士配合两千希腊守军卡住了温泉关要道,阻住了波斯帝国扩张的步伐。虽然最后的结局依然是勇士们阵亡,仅余两人活了下来,但是就战损比来说,这群职业武士做到了以一敌百。

如果能够利用好优势地利,那么这样的猛士就会将面对的敌人数额缩减到两至三人,这样的敌人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威胁,对手一波一波添油一样的上前作战就会陷入无限的送死。杀死他们的猛士也只是会因为体力不支而陷入困境,若是集团作战,他身边的袍泽便有可能接替他的位置,等待他的体力恢复后便又能生猛起来。

古之力士拥有强大的力气,有名的秦武王举鼎被压死,但他确实是能让鼎动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是西楚霸王项羽也留有霸王举鼎的传闻,如果真的是力大无穷的人恢复一杆长兵器,那么确实是无人能挡其右。尤其是骑战,只要战马给力,那么悍将配合所部亲卫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收取百人性命也不是难事。

标签 蒙古骑兵西征所使用的战法

百战天下远古战场怎么打